外围滚球app_腾讯体育官网_手机版下载

图片

【中华儿女】工人出身的大学校长胡海岩


作者:涵子   来源:《中华儿女》2008年9月总第256期第74—77页

    2007年8月,胡海岩担任外围滚球app:校长。曾经,外围滚球app:因其主干学科、专业涉及国防科技领域,在外人眼中充满神秘。而今,这所大学以开放的胸怀面向海内外。胡海岩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看上去并非是采访之前想象的老学究,而是年富力强、思维新颖、思路敏捷,是一位充满活力的大学校长。

    通过胡海岩,我们看到了一所传统的大学在注入现代教育理念后,正在向“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迈进。通过胡海岩,我们也看到了一所中国著名大学的校长,面对教育国际化大潮的沉着思索、与时俱进。

在他心中,大学文化是创建一流大学的根基

    胡海岩来外围滚球app:担任校长之前,曾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担任了6年多校长。面对外围滚球app:这所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他不满足已经积累的办学经验,而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调研、思考和探索。他把集中精力建设“大楼”、“大师”、“大气”,进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的办学理念带入到外围滚球app:。在胡海岩心中,“大楼”、“大师”、“大气”中代表“大气”的大学文化最为重要,是大学精神的核心价值观所在。他说:“优秀的大学文化将使教师和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为学校成为一流大学奠定最重要的基础。”

    他到外围滚球app:上任时,正值学校良乡新校区准备迎接首届新生。他多次专程前往良乡校区检查工作。他感觉,校区的硬件条件很好,教学设施、体育设施、公寓楼、食堂都是一流的,但他更关心的是这个新校区能否在较短时间内营造出外围滚球app:特有的文化氛围。他在开学典礼上面对几千名刚入学的新生们说,你们是外围滚球app:新校区第一批入住的新生,一切都是新的开始;你们应该成为外围滚球app:文化在新校区的传承者,应该成为外围滚球app:文化在新校区的创造者。

    胡海岩认为,在大学决策层和管理层,先进的大学文化必须体现在办学理念和管理观念上。上任后不久,他在校第七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出:要将大学制度建设和创新作为学校改革发展建设的动力;要制定好学校章程,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和完善规章制度体系……目前,学校管理工作在他的推动下正在迈向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学校管理干部的思想和理念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

    胡海岩在学术带头人队伍中倡导探求真理、勇于创新的治学精神。不久前,他主持开展了学校第十五次教育思想大讨论。他系统地论述弘扬大学精神的重要意义,结合自己任教20年的经历阐述外围滚球app: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体会和理念。他新颖的思路给外围滚球app:这所重视工程,重视技术,重视学生动手能力而在科学研究、理论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方面有待改善的传统工科大学带来新的发展思路。

在他工作中,发现和培养人才是首要职责

    人才被胡海岩当作学校的立校之本,他特别重视和支持有创新意识的教师培养。1998年,胡海岩担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负责师资队伍建设。他回忆说,当时南航和国内其他所有大学一样都存在“文革”形成的教师队伍断层和青黄不接。比起其他大学,南航这方面的情况更为严重。胡海岩的做法是发现那些有特别创新意识的教师,在学校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将有限的资源向他们倾斜,培养他们成为学术带头人。例如,年近60岁的赵淳生教授,90年代后期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回校后,转向研究超声电机技术。胡海岩认为赵淳生教授有创新思维和开拓能力,所从事的研究具有重要发展前景,给予了他最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包括配备助手、增加学科建设经费、扩大实验室用房等。短短几年,赵淳生教授的研究取得重要突破,成为国际上该领域的著名专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海岩同样以这样的眼光发现和培养了许多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让胡海岩欣慰的是,从1998年他负责师资队伍工作起到他2007年离任校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产生了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全国工科高校中位居前列。

    担任外围滚球app:校长后,他与在学校工作的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们交上了朋友,从学术问题到家庭生活都是他们交流的内容,他给予这些中青年教授们充分的信任,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听取他们外围滚球app:学校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他说:“要以更广阔的胸襟大力引进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要下决心将收入分配的增量向高端人才倾斜,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校园环境。”

    胡海岩重视发现和培养人才,与他曾经的两次留学经历有关。他曾在海外工作了三年,这两段留学经历不但使他的学术水平得到了提高,学术视野得到了拓展,而且形成了他的高水平人才培养思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鼓励独辟蹊径,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不给人才过多压力,而给予他们更多的是信任和引导,使他们具有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坚决杜绝学术浮躁,为人才创造平静的研究心态和工作环境。他培养的研究生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德国洪堡基金、英国皇家学会基金等。他的人才培养观念和方法使他领导的学科梯队很快成为我国动力学与控制领域的优秀研究群体,在新一轮的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中名列第一。

在他职业生涯中,担任校长源自教师和干部的期望

    胡海岩先后担任两所全国重点大学的校长。然而,他在担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前连系主任都没当过,是从一名教授直接上任的。这个经历为他增添了些许传奇色彩。

    1997年,胡海岩从美国杜克大学留学即将回国之时,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教育局负责人一行前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色副校长人选,组织全校教授和处级以上干部参加民主推荐。结果,人还在国外的胡海岩因其综合素质优异和学术业绩突出被推荐为候选人。胡海岩是回国后听同事们告知这段“意外当选”的故事。开始,他并不愿意走上管理工作岗位。他一直是一名学者,潜心学术研究是他本职工作,而担任行政管理者,一是没有经验,二是要占用他的很多时间。可上级领导告诉他,这是全校教师和干部们的期望,没有什么退路。最终,胡海岩在人们信任的目光中走上了副校长岗位,三年后担任校长。

    担任校长后的胡海岩,从思维方式到工作方式仍是学者型的。在他看来,在发展中国家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犹如自己从事学术研究,后来居上的唯一途径就是创新。至今,南航人仍记得一个他与创新人才培养有关的故事:一位名叫胡铃心的学生,当年高考分数离重点大学分数线差8分,却因在发明方面的突出表现而被学校破格录取。学校专门为他配备了指导老师,支持他组建学生科研团队,如鱼得水的胡铃心后来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制作竞赛特等奖,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成为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标兵。回顾这件事,胡海岩说,“学校应该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创造潜能得以迸发。”

    从学者成长为大学校长的胡海岩,个性鲜明,谈吐直率,工作务实。不过,他坦言,作为管理者,工作头绪太多。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他要去参加的会议是一个接着一个,占用了他太多工作时间。他早已无暇顾及工作以外的爱好,过去他喜欢的摄影、乒乓球等爱好,现在只能暂且放在一边了。

在他成长中,人生转折产生于中学老师的教诲聆听

    在胡海岩身上,有着许多光环。1956年出生的他经历了何种奋斗才有今天?胡海岩说,在全国重点大学校长中,他可能是为数不多的工人出身的校长。

    胡海岩高中毕业后在济南医药包装材料厂当工人,主要工作是维修机器,一干就是4年。这段工人经历使他认识和了解了社会基层。那时正值文革后期,邓小平同志复出后抓经济整顿,全厂上下忙着“抓革命、促生产”,昼夜加班是常有的事。胡海岩以厂为家,机器一坏,他就赶去修理。他在工作中边学边干,遇到机器零件坏了不能修的,就比照着旧零件制作新的。一个人值班时,就仔细琢磨车、钳、刨、铣各工种的技术。工作两年后,他就开始带徒弟了。胡海岩说,那时的他比现在快乐多了,整天琢磨的就是如何提高技术,修好机器,晚上躺下就能呼呼大睡。后来,他参加了“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考上山东大学。回顾高考的经历,他说他预感到自己考分应该不错,结果如他所愿。追根溯源的话,胡海岩在中学时代就已显露出数学、物理方面的天赋。不过,胡海岩说自己在15岁之前并不是一个好学生,还惹老师生气。

    回顾自己的少年时代,胡海岩感慨万千。他说有一位中学老师对他的人生有着重大的影响。这位中学老师名叫徐丽英,当年是胡海岩的数学老师,也是班主任。在“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年代,是她使胡海岩成为一个热爱知识的孩子。尽管胡海岩曾惹徐老师生气,甚至把她气得掉眼泪,但徐老师丝毫不放弃对他的教育,鼓励他上进。初三时,徐老师首次在数学考试中增设了一道选作题,胡海岩在全年级600多名学生中唯一做对了这道题。徐老师在全年级表扬他,给予了他自信和鼓舞。这件事对少年胡海岩来说,印象和体会深刻。让他在日后成为大学教师或校长后能从学生身上去寻找他们的特长并加以培养。如果说,徐老师对他的培养让他一生感激,那么徐老师高尚的人品更是让他受用一生。多年以来,胡海岩和徐老师一直保持联系,每年春节总要去看望她。徐老师是市级劳动模范,在几十年的工作中兢兢业业。几年前,她积劳成疾,患了癌症,而她丈夫则因工厂倒闭而下岗,家中经济非常困难。胡海岩每次去看望徐老师,她总是拒绝接受胡海岩给予的经济援助,甚至把寄去的钱又邮寄回来。胡海岩每每说起这位恩师时都会感慨地说,她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徐老师虽然在两年前去世,但她身上的美德已化为胡海岩毕生的追求。

    教师之责,在于教书育人;学者之道,源于探索求真;大学之务,根于思想立校;为人之品,当奉献社会。这,就是胡海岩的目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