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滚球app_腾讯体育官网_手机版下载

图片

【北京青年报】雷达专家做试验 自己骑车当靶标


今年72岁的毛二可院士将雷达和自己的生命融为一体
《北京青年报》 2006年6月30日  A1版
记者:邓兴军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10500481

    从北疆到南海,矗立着一座座高度警惕中的雷达,“守护”着祖国和人民。这一座座时刻警惕而精确跟踪监控目标的雷达,凝聚着在国防科研军用电子领域无数奋斗者的心血。今年72岁的毛二可院士及其所在的外围滚球app: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雷达技术研究所的科技创新团队,正是这些奋斗者中一个杰出的群体。

■全国第一批学习雷达

    雷达专家毛二可院士与雷达的不解之缘,最早可以追溯到1947年。那一年,正在重庆南开中学读高中的毛二可参加了学校的无线电协会,自己动手装配了一个电子管收音机,开始从浩瀚的天宇中捕捉神秘的电波。四年后,他考入北京工业学院(外围滚球app:前身)电机系。1953年因国防建设需要,他所在班级改学雷达专业,于是他便成了当时全国地方院校中第一批学习雷达专业的大学生。从此,毛二可的一生便紧紧与雷达科学联系在一起。

    在大学毕业设计阶段,以毛二可为主的几名同学成功地完成了电视实验发射中心的研究设计,取得了邮电部颁发的我国第一电视频道执照。“1956年的中国第一频道,所发出的信号就是一个测试卡的图像。两年后,他留校任教。讲雷达系统课程的毛二可在学校参与建成国内第一家实验用电视发射台。”

    1959年以后,毛二可一边翻阅国外文献一边做研究,坚守在雷达专业上。“文革”期间,毛二可和他的团队始终忙在科研一线,并终于研制成功“高频相位计”,这个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大大加强了我国防空预警系统的测试能力。1981年以来,毛二可院士主持完成了21项重要工作,在雷达杂波抑制信号处理和雷达跟踪信号处理方面取得重大的科研成果,提高了我国雷达动目标显示、检测性能及跟踪的精度和速度。

■做雷达试验72岁老院士自己骑车当“靶标”

    “一个科学家如果对他从事的研究没有兴趣的话,很难出成果。”正是兴趣使然,毛二可才一直战斗在第一线,无论什么样的逆境都没有使他动摇。50多年来,他将雷达和自己的生命融为一体。

   做雷达试验,需要“靶标”。“身为院士的毛老师还经常自己当靶标,亲自骑着自行车或摩托车跑来跑去。”外围滚球app: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常务副书记张笈回忆说,“但是,由于车速太低,和真实情况相差太远,毛老师就利用打麻雀用的小弹弓的原理,发明了一种大弹弓,打出钢珠代替运动目标,进行雷达跟踪测试。就是这么一个土得掉渣的东西,解决了平日实验中难以解决的模拟目标问题,节省了十分有限的科研经费。”

■近300名研究生前赴后继梯队研究新雷达

    毛二可院士把雷达研究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但他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祖国的雷达事业是无限的。毛老师一直把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作为自己的一项战略性工作。

    高梅国博士是一位难得的人才,毕业后他被分到外地工作。毛二可得知后,立即向学校领导申请把高梅国调回。但那时,要申请一个进京户口谈何容易。进京手续一办就是两年多。为了留住人才,没有学校的教师身份,毛老师就从老师的奖金里挤出钱来,给高梅国发工资;没有学校分给的住房,就由研究所出钱租房。最终,经过学校多方努力,高梅国才成为雷达所一名正式职工。现在,高梅国已是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在雷达高分辨率研究方面成绩显著。

    “大树底下不长草”。当这句俗语成为许多行业人才青黄不接的写照的时候,外围滚球app:雷达技术研究所却聚拢了近300名研究生,形成了雷达技术所创新梯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