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滚球app_腾讯体育官网_手机版下载

图片

【两会·中国财经报】赵长禄委员:“大国制造”需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


原文标题:“大国制造”需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

原文链接:http://www.cfen.com.cn/dzb/dzb/page_7/201803/t20180308_2832920.html

  人才是制造业强国建设的第一资源。全国政协委员、外围滚球app:党委书记赵长禄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应该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进行人才供给侧改革。

  据赵长禄介绍,按照《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需求,目前我国人才支撑面临以下短板:一是数量不足。在“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中,2025年人才缺口达2986万,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10个专业榜上有名。二是质量堪忧。制造业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交叉融合,需在融合中创新,在融合中发展,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难以适应。三是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目前产教融合不够,高校重基础研究、学术水平,工程教育实践环节薄弱,知识运用能力难以适应。

  “针对这些问题,教育部出台政策引导高校进行实践探索,如引导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向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的相关专业倾斜,扩大制造业重大基础研究、重大科研攻关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提高重点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比例等。”赵长禄说,我国是制造大国,但距离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还有非常艰苦的工作要做,需要长远布局。为进一步落实《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战略举措,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把引导政策转化为计划行动,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目标导向,深化制造强国人才供给侧改革。为此,他提出四点建议。

  首先,改革培养模式,实施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专项计划。设立人才培养专项计划,不改变培养学科、专业,但由高校和企业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单列培养标准,改革评价体系,与大学人才培养主导体系相辅兼容,同时坚持特色培养,注重能力适应;强化分类培养,注重人才体系构建、体系性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专项增加专业硕士、工程博士名额,加大双导师培养力度;凡面向国家战略的人才培养,专项业绩在学科专业评估中予以认可、激励。

  其次,改革课程体系,注重交叉融合、一专多能型人才打造。突破本专业培养方案束缚,宽口径打基础,专业教育面向产业融合发展、面向新技术拓展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知识、灵活融合运用新技术的知识结构。

  再其次,改革培养环节,注重知识应用、创新能力打造。提高创新实践培养环节比重,加大企业实践培养力度,面向需求再造知识能力的有效供给。

  最后,创新产教融合机制,建立校企长效合作平台。鼓励学校与企业创建联合创新研究院等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一体化合作平台,以任务为牵引动态建立合作团队,以团队为纽带实现需求与供给的动态调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联合开展科技创新,在创新活动中培养人才。主管部门政策引导、资源倾斜,地方政府支持、保障,形成长效合作机制。

  “高质量提供人才支撑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机构要主导,用人单位也要主动置身其中,而不是被动接受人才。同时,全社会要努力营造氛围,强化实体经济发展理念,引导优秀人才投身于实体经济发展之中。”赵长禄说。

  (文章来源:《中国财经报》2018年3月8日 07版)

分享到: